节日消费折射经济活力

日期:2024-04-14作者: 床品系列

  龙腾虎跃庆新春,红红火火中国年。商务部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自农历腊月初八启动“全国网上年货节”以来,网络零售额近80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9%,实现2024年网络消费“开门红”。相关平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旅游消费预订量较去年增长约7倍。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商场超市人头攒动,乡镇大集年味浓厚,线上购物热火朝天。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佳节,也是居民消费旺季。从春节消费这扇窗口,可以观察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满满“购物车”,折射经济活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年味,如今人们的年货采购清单上,早已不再是瓜果糖茶“包打天下”。智能手表、无线耳机、户外运动装备、美容仪、智能小家电等绿色健康、科技智能的商品,受到年轻人青睐;哈尔滨红肠、锡林郭勒羊肉、金华火腿、五常大米、江西山茶油……天南海北的不同风味在餐桌上碰撞;得益于跨境物流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智利车厘子、挪威三文鱼、厄瓜多尔大虾、法国红酒等“洋年货”带来别样“年味”。北上滑雪、南下冲浪、观剧看展、赏花观灯,文体旅融合让节日更喜庆、更欢快;国货、国潮、国韵产品成“新宠”,龙年生肖产品、非遗年画、拜年服、虎头帽、马面裙等民间传统文化产品走俏,拜年表情包、壁纸、红包封面等“电子年货”不断上新,满满仪式感中彰显文化自信。

  政策“组合拳”,释放消费潜力。商务部门结合春节消费特点,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全国网上年货节”,围绕“数字、健康、绿色”做文章,引领消费活动新时尚。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并且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涵盖惠民文艺演出、非遗体验展示、旅游休闲消费、文博展览展出等多个领域。各地紧扣节日需求,开展各具特色的促销活动。比如,围绕家居消费,天津等地开展家具家电直播专场、特卖补贴等活动;围绕国潮消费,浙江等地开展“非遗年货节”等活动,推出更多国货“潮品”;围绕场景体验,陕西等地开展“夜长安潮长安”等活动,全方位提升消费体验。春节期间,多地还发放面向文化旅游、百货餐饮、汽车家电等领域的消费券,进一步激发节日经济效应。

  新春“开门红”,带动“全年红”。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2023年,消费成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主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餐饮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稳步的增长贡献率达82.5%。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消费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业态不断丰富的趋势没有变。从热气腾腾的年货消费、预订火爆的酒店民宿等情况看,今年春节乃至全年消费的整体表现值得期待。

  火热的消费热情,需要周到的呵护。春节期间,各地各部门要做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等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严把食品和质量安全关,加强价格波动监测,强化价格监督管理执法,为群众放心消费、开心过年提供保障。(熊丽)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核心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